后有《宇宙探索编辑部》口碑狂飙,16万打出8.4,其中八成的人都给出好评。讲真,这还是以前那个没人敢拍,萎靡不振的“科幻题材”嘛?!看过的都知道,该片和“小破球”走的是不一样的路子。片中,取代看起来很贵的特效、震撼大场面的是,伪纪录片的镜头和无厘头的故事。《宇宙探索》编辑部主编,经过多年研究后,终于接收到了外星文明的信号。在查明信号地点后,他率领几个伙伴一行人,前往一探究竟......看到最后,宇宙的尽头是爱,是寻找生命的意义,溢出屏幕的浪漫与深情。可以说,导演用荒诞、接地气的设定,却带来了奇妙的观感,有种当年第一次看《中邪》时的feel~~尤其全员“神经病”的设定,让电影院的笑声此起彼伏。比如主编用电视天线接受外星信号,脱口而出一句名台词——尽管她在寻找外星人信号的行动中,宛如一个打酱油的,但她语出惊人,单凭一句“有个锅跑进去了”,就让人牢牢地记住。刚看过《有风》的朋友都知道,艾丽娅的演技是多么自然,以至于“民间”已经给她预定了奖项。以防剧透,在此厂长不对影片过多描述,因此带领各位欣赏下艾丽娅过往的经典作品。相比黄春的贤淑、杨九红的娇媚,从小跟随二奶奶长大的玉芬,身上有股子干脆爽快的辣劲儿。在家里,她掌管夫家的大院,天不怕地不怕的七爷,在她面前大气不敢喘一下。比如七爷在济南的当铺里受了气,玉芬便带着他再次登门。只见她迈着大步,吆喝一句“有喘气儿的没,出来一个”,当铺老板听了立马低头哈腰出来接待。玉芬往那一坐,下巴微微抬起,眼睛稍微眯缝着,说话吐字轻微拖长后音。得嘞,这眼神、动作,就和北京胡同里走出来的大户人家一模一样。当她看到老七和媳妇住在又小又破的“猪窝”里,心疼地都要哭出来了。其实,除了玉芬,艾丽娅还演过很多,是荧屏上的“活跃分子”。艾丽娅是当之无愧的“剧抛脸”,配得上从导演到演员对她的一致评价:“她的确是个好演员。”而回顾她的演绎之路会发现,艾丽娅最早连台词都不会说。30岁获金鸡奖最佳女配,3年后又摘得长春电影节影后,之后又3次提名金鸡影后。艾丽娅出生在内蒙古一个平凡家庭,家人和演艺圈丝毫不沾边,她本人从小也是按部就班考学。正当她以后这辈子都要在这扎根的时候,又是经老师建议,她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对于从小就说方言的她来说,刚到北京连沟通交流都是问题,更别提背大段的台词,再赋予感情给讲出来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艾丽娅之所以能成为演员,热爱占一半,认真占一半。“对电影的爱时常让我忘我,我想只有爱意能够让人坚持长久地做一件事。”她人生第一部重要的电影《二嫫》,那时她刚30岁,就要蓬头垢面,穿着破花袄,演个没文化的村妇。当丈夫落下病根干不了重活,她便扛起了养家的重担,靠卖麻花面维持生计。片中有大量二嫫做麻花面的镜头,为此,艾丽娅愣是提前两个月,练成了用脚揉面的功夫。包括导演觉得无碍的喝水镜头,她也是连干三大碗,直到拍得效果满意为止。值得一提的是,这番苦工让她在那年的金鸡颁奖典礼上,大放异彩。
同样的细腻、生动,在《有风》的凤姨身上再次体现地淋漓尽致。随手举例就有她当客服那段,非要和客户斤斤计较的样子,就像是上一辈穷怕了的人,浪费一分一厘都要肉痛。但,就是这样一个老戏骨,在一次活动上,被主持人介绍是“新面孔”。而艾丽娅听罢,则语气温和地纠正“我不是新面孔了,我都拍了近一百部戏了。”其实,可以理解,艾丽娅拍过的戏不少,角色百变,而除了演戏,关于她的消息几乎为零。演员是有一个角色挡在你面前的,你正视它的存在,但是你不追求它的存在。是的,对于她来说,演员是一份职业,是她终身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