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种姓歧视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种族歧视、民族歧视都更加残酷(毕竟它属于同肤色同民族之间的内卷)。
然而,比种姓歧视还要悲凉的,是低种姓村民们那早已根深蒂固且深入骨髓的奴性。面对由来已久的残忍制度和虚伪的资本主义统治,苦难的印度人早已失去了捍卫尊严的抗争和力量,有的不是群情激愤揭竿而起,而是安于现状听天由命。即使对印度不甚了解的人也对种姓压迫、土地纷争、宗教冲突、女性安全等各种社会问题略有耳闻。尽管从英国人手中抢下数百个土邦成功建国的尼赫鲁是个思想开明的婆罗门,且在他带领下组建的政府也秉持“包容兼蓄、世俗发展”的方向制定各类政策。但在这片仍有接近70%农业人口的辽阔土地上,法律上早已废除的“种姓制度”已经在一代代人的观念里生根发芽。村子里有一项特殊的传统:谁能从悬崖上一跃而起将对岸抛出的鱼劈成两半,谁就能拥有“镇村宝剑”;选择接受该挑战但却无法将鱼砍成两半的人则会被村民斩首。1997年,一位名叫卡南的青年男子腾空而起,成了宝剑的主人。
婆地亚村和其隔壁的梅卢尔村颇有宿怨,前者的村民来自更低种姓并因此常年收到压迫,在梅卢尔村民的政治影响下,婆地亚村多次上书要求在该村设立巴士站的情愿被拒,村民们想要外出就不得去去梅卢尔村的巴士站等候,而且在等候巴士的过程中长期遭到梅卢尔村民的欺辱和骚扰。在数次巴士拒载事件发生后,以卡南为首的村民砸烂了一辆在他们眼前拒载一位孕妇的巴士。此举在村民议事会上引发诸多争议,但最后村长决定全村人将共同保护为了村民利益出头的卡南等人,出面与警方交涉。巴士被砸后,巴士运输公司的老板和一众警察来到婆地亚村存兴师问罪,迫于其他村民压力,村长被迫供出卡南等人的藏身之处。但考虑到商业利益,巴士老板决定撤诉并不再追究责任。但一位名叫卡那必的警长却在执行此任务时被村民们不卑不亢的态度所激怒——他们见到他时不仅没有马上跪下来求饶,反而站得过于笔直。”日后警方传唤闹事村民去警局问话,为了保护卡南,村中几位年长的老者自告奋勇前去警局报告和签字。但卡那必却用棍子暴打所有老者,重伤大家后把他们仍在警察局的天台上暴晒等死。
![]()
在警局外等候一日一夜的卡南等人见形势不对,冲入警察局救出了他的爷爷和其他几位长者,并将警察局砸了稀巴烂。再次受辱后的卡那必警长调用了更多的警力计划捣毁村庄,村民们则在长者们受伤回归后意识到警察并不是因为巴士损坏而暴打他们,而是因为他们作为低种姓农民却在警察问询他们时抬头挺胸地站着,全村人也在卡南的带领下决定奋起反击……《剑客卡南》的原型是1995年发生在印度南部泰米尔那都邦南部一个名叫孔迪亚村庄的种族暴动事件。在真实的历史事件中,大约600名警察围攻了一个大部分由“贱民”组成的村庄。从早上10:45起,警察们挨家挨户抢夺村民的贵重物品,搜走村中有意出国务工青年们的护照并付之一炬,并将所有的摩托车、自行车、农业工具等砸烂,还给村中唯一的一口井下了毒。而这场几乎接近歼灭战的围攻的起因,仅仅是一个“贱民”种姓的巴士司机和几个属于“首陀罗”种姓的学生打了一架。巴士司机被学生围殴后,同村的村民向学生所属种姓聚集的村庄发起报复性冲击,而在冲击过程中,村民们砸毁了一樽代表首陀罗种姓领袖的雕像。随后首陀罗种姓的村民开始在该地区的所有巴士和公共交通内张贴对“贱民”带有侮辱性的海报,并号召所有的首陀罗向他们宣战。就这样,这场最终导致了这场18人丧命,数百人倾家荡产的悲剧发生了。本片跟今年印度另一部影响很广的电影《杰伊比姆》一样,都是讲公权力对不可接触者/贫民权利的践踏,情绪饱满,刺痛人心。“比姆”指的是印度宪法之父、首位不可接触者出身的法律博士比姆拉奥·拉姆吉·安贝德卡尔。本片中,他的肖像被挂在警局墙上,警察在他的“注视”下殴打贫民老人,愤怒的村民砸烂警局,带走老人们。所有人眼里他们是暴民,可是如果能过安居乐业的日子谁想挨打受气呢?“暴警”还是“暴民”?百姓的诉求一直无法得到解决,正义无法伸张,因为他们都认为他们是愚民,糊弄敷衍过去就可以了。所以卡南之所以「伟大」,并不是他改变了村民的「现状」,而是他改变了村民的「思维」。观念才可以决定命运。导演: Mari Selvaraj
主演: 丹努什 / Lal / 拉吉莎·威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