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上9,这才是年度华语片!

下班买菜


2022年4月,一部中国电影出现在豆瓣,评分有点横空出世的意思:9.0。上一部评分过9的国产片,还是18年的《我不是药神》。有人说它是《霸王别姬》、《活着》之后的最佳华语片,还有人说它是年度最现象级、最值得一看的电影!只是可惜的是,它无缘在国内院线上映,今天悦悦就把它带到大家的视野当中——《椒麻堂会》!



影片由当下中国民间影像界最耀眼的光芒是北京的电影人和艺术家邱烔烔执导。今年45岁的邱烔烔具有强大的、复杂的、吸引人的画面,在一众艺术家中脱颖而出。他的这部新片《椒麻堂会》在2021年洛迦诺电影节上首映并荣获评审团特别奖。



邱炯炯在中国传统戏剧的后台氛围中长大,他的大部分作品仍然倾注着他在那里吸收的声音和景象。他最初在国内的艺术收藏圈成名,以不低的价格卖出了他的半幻想式的、滑稽的(也许还带有一丝危险性)光头男人肖像。



2006年,他得到了一台迷你DV机,开始拍摄他的家人和朋友,他们在成都和乐山的传统川剧界都很有名。肖像是邱炯炯艺术中的一个恒定主题,无论是在画布上还是在影像里:他为姨母、叔叔和祖父母都拍摄过颇具趣味的实验性家庭肖像,也为一些特殊的个体拍摄了肖像三部曲。



在六部几乎全黑白的纪录片(四部长片,两部短片)之后,邱炯炯的创作在《椒麻堂会》达到巅峰,这是他的第一部(半)纯虚构作品。一部有关川剧的电影,而电影的主角原型,正是邱炯炯的祖父——一个乐山著名的川剧“丑角”邱福新。



影片跨越中国历史漫长的进程去跟随主人公进行一种神话、虚构性的人生,从1920年代的民国时期到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用剧团的兴衰,追溯大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



第一场戏,便是阴间使者索命——年老的主角丘福在迷雾中游荡,遇到了骑着三蹦子来接他的牛头和马面,他们受阎王之命,接丘福从乐山到鬼城酆都,那里是亡魂转世投胎的地方。



黄泉路上有一段阴阳之间的地方,这里有一家农家乐,供给无法转世投胎的人。在这里,丘福遇到了前来相迎的故人驼儿。“听说你死了,我兴奋得一晚上没睡着。”就这样,丘福在农家乐中歇脚,和故人把酒回忆一桩桩生前事,由此开始了故事。



丘福的老汉儿,是个戏班子的武生,某天唱戏过猛,累死在了台上,丘福的妈妈带着襁褓中的弟弟改了嫁,唯独把7岁的他丢到了“新又新”戏班子里。



养着这个戏班子的,是刘师长,刘师长小名麻儿,因为在军阀混战中救了大帅一名,一路升到了17师师长。因其自幼喜欢唱戏,于是成立了川剧传习社,也完成了少时坐在第一排看戏的梦想。文化人帮他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取义,给传习社起名“新又新”。



丘福自幼混迹在戏班子里混吃混喝,便想方设法的想学唱戏,此后,麻儿师长发现这个娃儿还有点天赋,就准了他正式在传习社拜师学戏,丘福跟着戏班子里的众人,经历和见证了中国半个世纪的跌宕起伏......



初看本片,不少观众可能并不适应,方言对白、川剧风格、还有灰蒙蒙的画面,但一旦沉下心看,内容其实非常生猛,这也注定了其国内无法上映。



这个小小戏班,几经沉浮。《椒麻堂会》以戏班为切入点,将每个时代最鲜明的印记,都直白地展现在电影中。满清覆灭,民国建立,袁张复辟,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



戏台上,旧戏唱新词,你方唱罢我登场。戏台下,看戏的老爷换了一批又一批,人间悲欢也轮番上演。



片如其名,这是一部四川口味的堂会戏,也是一部“纯手工”的电影。电影以死亡为开场,倒叙了戏班子里小人物的一生,回溯了半个世纪的历史。最终,一曲唱尽悲欢离合,小人物喝下孟婆汤,大时代再循环往复。



也正如片中所说:“新戏从来演旧事,周而复始话沧桑。离合悲欢忘川渡,生死不外两茫茫。”



影片丰富的内容使影片具有一定的观影挑战性,但即使在输出非常多样的声音时,《椒麻堂会》持续提供着乐趣,影片闪烁着幽默,且总显得温柔,构筑了独属于此的世界,周围是具有辨识度的场景设计,对其戏剧根源不加掩饰。



在这里不得不说邱炯炯作品的深度和广度——风格的多样性涵盖了从深沉的哀伤到华丽的喜剧——容纳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现当代史上不同时期的重现。但他坚持将这些内容嵌入其他东西中:一场对创造性的流行艺术的狂欢,其活力和持久性提供了情感上的慰藉、意识形态上的刺激和道德上的激励。


 

三个小时的电影,看完让人五味杂陈,可以说《椒麻堂会》是每一个对中国历史和电影感兴趣的人的必看之作,也是一部我们将在未来几年内不断提及的电影。





《椒麻堂会》2021

导演: 邱炯炯
编剧: 邱炯炯
主演: 易思成 / 关南 / 邱志敏

 豆瓣  8.7   IMDb  7.8

观看完整影片↓↓



  好  物  精  选  

除了美食,

每天还有红包抢哦!

客服微信:wusi868(点击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