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味道的女生,禁片专业户,演起「鸡」来可真厉害

下班买菜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聊女演员黄璐


她被人称为“国产禁片专业户”,却也是最被低估的“影后级”演员,在导演圈大家都知道找她拍片一定能拿奖!


她是第一位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中国女演员。


不红,却有演技,尤其擅长小众文艺片,专爱挑边缘化小人物来演。


比如《盲山》里被拐卖的女大学生。



比如《推拿》里的洗头小妹。



再比如,今天要说的这部电影——

《一只黄鸟》



该片入围第69届戛纳电影节(2016)影评人周单元。


在里面,黄璐演一个在外乡打工的四川女孩,名叫陈辰


和去北上广追寻梦想的大学生不一样,陈辰是非法移民,被迫到新加坡谋生。



也是因为“非法劳工”的身份,她的工资总被劳工头无情克扣。


虽然不满,却只能爆两句粗口,发泄情绪。



一次和家里通完电话,陈辰的情绪濒临崩溃。


原来,她在这边拼死拼活挣钱,都是为了女儿不被送走。


对方逼得紧,她这边来钱又太慢,这样拖下去,可能就永远见不到女儿了。



再三犹豫后,她决定重操本行,干起自己最不想做的一件事:出卖肉体



关于陈辰背后的故事,电影没做过多解释。


她非法移民的身份,女儿为什么会被送走,她之前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


这些都被导演一笔带过。


然而,仅仅从她能强忍辱骂、抛弃尊严就看得出,她比任何人都渴望钱。



在遇到西瓦之后,她的这种诉求更强烈了。


西瓦,她打散工时认识的一位同事。


一次“英雄救美”让陈辰对这个印度人产生了信任。



尽管西瓦是合法移民,但他的生活一样非常窘迫。


为了生存,经常游走在法律的边缘,被抓去吃牢饭更是常事。



为此妻子带着女儿弃他而去,不久也传来了再婚的消息。


为了找妻儿,他和母亲闹到决裂,一度无家可归。


睡硬纸板,偷邻居家的水洗澡。



两个异乡人,两个不同人种,在新加坡这个多元包容的国家,却遭遇着同样的落魄。


但是哪怕语言不通,两个孤独无援的人也要靠近互相取暖。


陈辰雇西瓦给他当保镖,因为怕顾客耍赖不给钱。



就这样,两人开始了“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工作模式,生活貌似也有了一丝起色。


尽管皮条客抽走报酬的六成,西瓦又拿走了一成,陈辰却干得很“起劲儿”。


因为女儿是她唯一的支柱,只有尽快赚够钱,才能离开这里。



工作的时候,西瓦在外面收钱把风,陈辰服侍那些皮条客找来的嫖客。


各项服务都是明码标价。


至于服务环境,就是一张破布围成的帐篷。



每次西瓦听着帐篷里传来的呻吟,脸上的不自然就会愈发明显。


这份不自然里,有一个成年男性蠢蠢欲动的欲望,也有对一个女性无奈之下堕落的惋惜。



同为天涯沦落人。


虽然相识不久,但两个在底层挣扎的男女,还是产生了别样的情愫。


在两人的感情戏上,电影用了一段即唯美又写实的大尺度来表现。


这不是第一次在大荧幕上看黄璐的luo·戏,但每次看都会有第一次的震撼。



尤其在这样绝望的环境下,黄璐饰演的陈辰还能苦中作乐,甚至是选择相信。


电影有一段,我觉得特别美好。


西瓦骑着他改装过的破电动车,陈辰站在后面,微风拂过两人的脸庞。


陈辰飞扬的发丝和单纯的笑容,竟让人看到了本不该出现在她脸上的幸福。



只是这份美好仅停留在那天的微风中,稍稍吹一下就散了。


陈辰的钱丢了。


她辛苦多天、忍着羞辱赚来的钱不见了。



她愤怒又绝望,指责另一个女孩,找皮条客哭诉,却始终不怀疑西瓦——一个与她根本没有真正沟通的印度人。


所以,当陈辰用西瓦听不懂的普通话质疑他时,更像是无助的自言自语。



是啊,我也想问,为什么生活要对她这么残忍?


给她希望,又把她抛入绝望的深渊。


“小气”到不给一丝一毫,却“大方”地拿走仅有的一切。



此刻,钱是谁拿走的已不重要。


但是眼前这个女人可能再也鼓不起勇气,去面对这个灰暗的世界。


到这里,陈辰的故事差不多就结束了,但更多“陈辰”的故事却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持续上演。



最后,西瓦和陈辰分道扬镳。


那段无言却美好的感情仿佛一场梦,随着电影的一声枪响,彻底烟消云散了。


命运让两人短暂交合,也让他们再次深刻认识到,生活是多么残酷和无奈。



而那只在河边无意发现的黄色小鸟,更像是一个出口和希望。


在一片灰白的天空中,我们和西瓦一样,期待它的下一次迁徙和飞翔。


我相信,如果再次展翅,它一定是异常的耀眼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