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夫妇、四角爱情,隐忍的中年激情

下班买菜

我不算看过太多港片,但这部是经典中的经典。它是在法国戛纳电影节上反复播放的影片。上映22年如今豆瓣仍高达8分。

王家卫谈及到这部电影时说:“我不想拍有关一段爱情的故事,因为结局只有两个......太闷,毫无惊喜。我最感兴趣的是剧中人在这个故事的处境中的行为,如何分享秘密及保守秘密。”

当“王家卫电影”从名词变为形容词,我们总会想到《堕落天使》、《重庆森林》、《阿飞正传》等作品。这样的电影片单当然包括《花样年华》。

《花样年华》

剧透预警



/寂寞男女/


花样年华的拍摄灵感来自日本作家小松左京和香港作家刘以鬯的短篇小说。

上个世纪60年代的香港,繁华迷离,报馆编辑周慕云与太太搬进一间住户多是上海人的公寓,和某家日资公司的贸易代表陈先生与太太苏丽珍成了邻居。

两人偶然发现各自在外工作的配偶背地里有了婚外情,周慕云和苏丽珍开始见面商讨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以及相应对策。

起初两人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就事谈事,可是日子一日接一日过去后,在周围一帮上海邻居的闲言碎语中,他们的脑袋里早已没了要想解决配偶出轨的事,彼此眼里只剩下了对方,而刻意回避已生出的感情的结果,是更加刻骨的相思。

隐藏住户,暗中打量、观察这一对寂寞男女,感受他们容身的物理空间和在街坊邻里注视之下感情空间的局促,体味他们无法掩饰的内心孤独自我,以及六十年代香港伴随着经济崛起,既古老又现代、既保守又蓬勃的独特时代情绪。



 
/两对夫妇/

影片中张曼玉扮演的苏丽珍和梁朝伟扮演的周慕云是外形登对、灵魂合拍的一对璧人,可惜第一次相逢,两人都不是自由身,他们在“饰演”对方出轨的伴侣过程中慢慢熟稔。

故事发生在1962年,影片黑屏字幕摘录的刘以鬯小说《对倒》文句,已点明这是一段有情又缺乏勇气的无果之爱。

片中一共出现三次戏中戏,分别是两人想象婚外恋开始、模拟与外遇者对峙、演练最后的告别。

在这里,扮演他人从安慰自己逐渐成为向对方袒露心迹的借口,如同以酒遮面。


借助假扮,苏丽珍才能够面对自己的真心,对丈夫出轨伤心难过的同时,也会对周慕云的离开哭到不能自已。

“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带我走?”是二人说不出口的情话,所谓造化弄人,就是明明有机会在一起,却不断错过。

梁朝伟对于王家卫随性的工作方式甚至比张曼玉更加放松,他的角色对白更少、肢体动作更精要,人物也更加深情隐忍,欲说还休的爱意全在眉眼间不足为外人道的心事传达里。

他对她的爱只有在为了彼此免受情欲折磨而决定远走他乡时委婉表达过,而这看似无情的离别正是深情的极致。




 
/极致暧昧/

影片多次出现两人的擦肩而过。

慢速镜头加上梅林茂的配乐,华尔兹节奏打底,像极了两人之间的情感进退,大提琴旋律突出,放大了人物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和内心怅然。

“我们不能像他们那样”,是苏丽珍的道德准则、世俗顾忌和逃避借口,张曼玉的过人之处在于能够通过极其细腻的表演和瞬间情绪变化的拿捏,对人物的丰富内心做出不同层面的展现。

前一秒还漫不经心地用手指有意无意拨弄对方皮带,扮演挑逗别人丈夫的妻子,后一秒立刻陷入深深的不耻、自怜和哀怨。

张曼玉在影片中的二十余套旗袍造型美不胜收,但与华美旗袍包裹下步态摇曳的身姿相比,她的眼睛更动人心魄,犹如孤夜星辰,璀璨夺目。苏丽珍在她的演绎之下,充满了一种无关肉欲的性感。


她在外人面前的自我克制、谨小慎微和在周慕云面前的自然纯真、全然感性,形成了关乎“爱”的对比。

她的性感是天真纯洁的,但同时又令人觉得遥远而脆弱,苏丽珍在情的滋生、绽放和犹豫、拉回现实之间充满了迷人的魅惑。

《花样年华》是一部很耐看很适合回味的影片。

耐看的意思的是,即便你看过,再看还是会发现被忽视或错过的吉光片羽;即便你再看,多年以后还是会萌发新的感触。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最好的结局,但它一定是最合适苏丽珍和周慕云的结局。




  撰稿:奶香
  排版:怪兽
  图片:网络